收納知識|被過去與未來活埋:淺談囤積症(上)
囤積是十分常見的人類行為,在各國文學中,都可見到描述囤積者的作品。
然而隨著資本主義興起、消費行為變得便利,囤積行為逐漸受到重視,近年關於囤積者的報導持續增加,甚至有電視節目以囤積者為主題,帶領好奇的觀眾一窺其堂奧。
你我多少都有一些難以捨棄的物品,但一般人很難想像雜物堆積如山、空間窒礙難行,嚴重者甚至影響到健康衛生或公共安全。
說到這裡,究竟囤積者為何會表現出如此極端的囤積症狀呢?
這個問題引起了醫學和心理學界的好奇。 根據囤積症研究先驅者、心理學家藍迪・佛洛斯特長期的研究,囤積症患者通常有以下特徵:
囤積症狀從童年或青春期開始出現
優柔寡斷,難以篩選/決策
決策會引起囤積症患者極大的焦慮
完美主義,無法接受自己做錯決策
對物品有強烈的情感羈絆
容易在物品上看到各種美與可能,拒絕失去任何可能的機會。
看到這裡,有沒有種似曾相識、好像「囤積症就在我身邊」的感覺呢?
如先前所述,囤積是十分常見的人類行為,但是正常囤積行為與異常囤積症狀該如何界定區分呢?我們可以參考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《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》的囤積症(hoarding disorder)診斷準則:
準則一:持續地難以丟棄物品或與物品分離
準則二:感到自己需要留存那些物品,一旦想到要丟棄就覺得難受
準則三:造成物品大量堆積,影響生活區域,也讓物品無法被妥當使用
準則四:造成囤積者社會、職業、人際及自我照顧功能顯著的損害
準則五:必須排除是其他生理或精神疾病所造成的囤積症狀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囤積症狀的人並不一定就是囤積症,其他生理疾病或心理疾病也都可能使患者表現出囤積症狀,必須小心區別。
部份囤積症患者同時有過度獲取症狀,如過度購物或撿拾他人不要的物品、有些患者不認為自己需要幫助,常造成家人或鄰居的困擾,但也有患者身處無法控制症狀的痛苦之中。
研究發現,囤積症狀通常是經年累月的慢性症狀,在童年期或青春期即悄悄出現,患者通常掙扎著勉強維持正常生活,部份患者在步入中年後,因為雜物累積過多而開始影響正常生活功能,但有部份患者是因為遇到生命重大轉折(如喪偶、離婚、搬家等)後開始兵敗如山倒,從此被雜物佔領生活。
根據上述特徵,也許我們可以想像囤積症患者在面臨整理時的心境:
『疑,桌上有一疊過期報紙,這個專欄有之後工作上可能會用到的資訊(看到各種可能性),這麼說的話,搞不好其他版面也會有相關的文章?好,那就把整份都留下來吧(完美主義),如果哪一天想讀但是找不到那就慘了(想到要丟棄就覺得難受)。』
看看另一簍雜物,某場表演的門票、不合腳的鞋,都讓囤積者聯想到過去經驗的回憶(強烈的情感羈絆),為了避免任何失去這些過去記憶與未來夢想的零碎片段的可能,乾脆全部都保留下來,一件不漏(完美主義)。
久而久之,物品堆積如山,囤積者已無心力一一篩選,導致蟲蟻滋生(自我照顧功能損害),家人怨聲載道,不敢讓親戚朋友來訪(人際功能損害),這樣的孤立狀態,讓囤積者更加緊抓著物品不放,也是抓著過去的情感不放,生理和心理都更加脫離了正常人的生活。
瞭解了囤積者的心理狀態後,才能進一步思考:該如何幫助他們?
【讓我們知道你的居家大小煩惱】
居家整聊室提供您美好的生活想像,整理技術結合心理學、空間設計等專業,讓您的生活回歸舒適與質感。
美好生活人人都可以擁有: https://www.tidyman.tw/form
Comments